当前位置: > 凯发娱乐6666官网 > 正文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04% CPI同比涨79%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21 点击:

  凯发娱乐6666官网 7月17日上午,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介绍有关情况。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网 倪宏摄)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周英峰、刘铮)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4%,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7.9%。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运行的态势。上半年GDP为130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68402亿元,同比增长26.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43亿元,同比增长21.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0个百分点;出口额6666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增速比去年同期低5.7个百分点。

  李晓超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生产价格涨幅扩大。CPI同比上涨7.9%,比1至5月份低0.2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上涨7.1%,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6%,比上年同期高4.8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上涨8.8%。

  李晓超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问题是,价格过快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依然较多,国际金融形势还比较严峻,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下阶段,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上半年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2008年7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李晓超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接连发生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运行的态势。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0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00亿元,增长3.5%,回落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7419亿元,增长11.3%,回落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1400亿元,增长10.5%,回落1.6个百分点。详细

  图表:2008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4% 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 刘铮、周英峰)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国内连续遭遇自然灾害、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运行的态势,同比增长10.4%。

  “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3061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李晓超指出,经济增速平稳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没有出现大的起伏。而且当前经济回落到的增速仍是较快的增速,二季度10.1%的经济增速高于改革开放30年来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国农业形势总体良好,工业增速减缓。初步统计,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2041万吨,比上年增产304万吨,连续第五年增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

  投资稳定较快增长,消费快速增长,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02亿元,同比增长26.3%,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43亿元,增长21.4%,加快6.0个百分点;出口6666亿美元,增长21.9%,回落5.7个百分点。

  李晓超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价格过快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依然较多,国际金融形势还比较严峻,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 雷敏、江国成)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17日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9%,比1至5月份低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7.6%,农村上涨8.6%。

  李晓超在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20.4%,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64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9%,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02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价格有涨有落。其中,6月份CPI同比上涨7.1%,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上半年CPI从2月份的8.7%回落,5月和6月份CPI无论同比还是环比均有所下降。这表明宏观调控在抑制物价过快上涨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预计下半年CPI将继续回落,全年有望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

  数据显示,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7.5%(6月份上涨7.1%),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1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6%(6月份上涨8.8%),涨幅比上年同期高4.8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1.1%(6月份上涨13.5%),涨幅比上年同期高7.3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2%(6月份上涨8.2%),涨幅比上年同期高4.2个百分点。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 雷敏、周英峰)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17日说,今年以来我国猪肉价格涨幅出现逐月回落的态势,但仍在高位运行,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的影响还不能忽视。

  李晓超在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以来随着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措施的落实,我国生猪存栏和出栏都出现恢复性增长,猪肉价格涨幅也出现逐月回落态势。5月份同比上涨48%,涨幅比上月回落20.3个百分点,6月份同比上涨30.4%,涨幅比上月回落17.6个百分点。从环比上看,近两个月也下降2%。

  李晓超表示,虽然猪肉价格出现涨幅回落、环比下降,但目前仍在高位运行,对CPI的影响还不能忽视。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曾琴、刘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17日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分别实际增长了6.3%和10.3%。

  国家统计局在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065元,同比增长1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7.9个百分点。

  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2528元,同比增长1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名义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之所以出现较大差距,主要是受同期居民消费价格居于高位的影响。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9%,比去年同期高4.7个百分点。

  此外,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也稳定增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4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4%;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8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6%;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7%。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周英峰、刘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17日说,关于未来通胀的趋势,总的来看还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

  “第一是国际因素”,李晓超在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以来,世界各国价格可以说是普遍上涨。近两个月,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CPI都在冲高,有些达到了十多年以来的较高水平。

  同时,国际初级产品特别是石油和粮食的价格,今年以来增长都在30%以上。据有关国际组织统计,6月份国际能源价格环比上涨8%。其中,石油上涨7.2%,煤炭上涨19.9%。在我国开放度越来越大的形势下,国际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第二,生产价格涨幅继续扩大,对CPI也形成了较大的传导压力。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了8.2%,6月份涨幅进一步扩大到8.8%。而近期成品油和电价的上调,灾后重建形成对建材的需求,都可能形成价格上涨的一些新因素。

  第三,通货膨胀预期还比较强。虽然近两个月随着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回落,社会公众对价格上涨的预期比前一段较为稳定,但在当前国内外特别是国外价格上涨较快的形势下,社会公众容易产生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

  第四,下半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还比较高。据初步测算,下半年价格翘尾因素将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个百分点。

  数字表明,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CPI同比上涨7.9%,比1至5月份低0.2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上涨7.1%,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曾琴、刘铮)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奥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成为热门话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17日表示,举办奥运会往往对经济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经济发展主要还是取决于经济基本面。

  李晓超在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关于中国奥运会后是否会遭遇经济萧条时说,从近期举办奥运会的国家来看,可以粗略得出结论,往往举办前经济增速会有所加快,但对经济总量较大国家的经济影响没有那么明显。

  他表示,奥运会对于经济总量相对小一些的国家影响比较明显。如1988年举办奥运会的韩国,举办前包括当年经济增长都保持在10%以上。但奥运会对经济总量较大的国家影响没那么明显,如1996年举办奥运会的美国,举办前一年经济增长2.5%,当年增长3.7%,1997年的增长是4.5%。

  李晓超表示,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阶段,中国经济依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仍有保持较快增长的动力和活力。

  对于当前股市,李晓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从世界各国情况看,往往实体经济和股市在短期相关性相对较小。股市下跌可能经济还不一定下跌,经济增长股市有可能出现下跌。但从长期来看,就比较一致。也就是说,长期看,如果经济增长快,股市就肯定往上涨。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刘铮、雷敏、曾琴)连续8年加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今年上半年增速有所回落。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应当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

  “当前经济增速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相关提问时开宗明义。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是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今年宏观调控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采取了货币、财税、贸易、土地等各项综合性政策。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实,经济增速出现回落。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回落比较平稳。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二季度经济增长10.1%,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

  “10.4%仍是比较高的增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这仍然高于改革开放30年9.8%的平均增速。经济增速的回落,既有国家主动调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因素,同时也恰好遇到国际上的不利因素和困难。

  环顾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大国,当前大部分都遇到了物价涨幅攀升、经济增速放缓的困难。特别是进入今年二季度以后,世界经济有较大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振荡。而中国在国内连续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上半年经济依然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是难能可贵的。

  “事实证明了中国经济有着较强的内在动力和抗冲击能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已经回落到“比较合适”的空间,当前宏观政策需要稳定住这一良好发展态势,同时密切观察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调整,防止经济增速进一步明显回落,保持中国经济较长时间平稳较快增长。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价格过快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依然较多,国际金融形势还比较严峻,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我们面临着两个比较大的压力。第一个是通胀压力,第二个是就业压力。往往是经济增速快会增加就业,但也会带来价格上涨,这就需要在其中选择一个比较理想的平衡点。”李晓超指出。

  尽管各种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增多,但中国经济依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仍有保持较快增长的动力和活力。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阶段,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改革开放30年使得中国经济总量增大,抵御能力增强,回旋余地扩大。

  李晓超表示,下一步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江国成、刘铮、周英峰)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了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中国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运行,偏快的增速出现减缓,农业形势总体良好,投资和消费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但物价仍处高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说,今年以来,我国努力克服接连发生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运行的态势。

  经初步核算,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30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虽然上半年经济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8个百分点,但仍高于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平均增速(9.8%),仍处于平稳较快区间,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从保持增长的可持续性来看,10.4%的增速更合理一些,去年接近12%是偏高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

  李晓超认为,我国偏快的经济增速出现减缓,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1%,比上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一季度增长10.6%,比上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

  他说,应当看到当前经济增速回落是在结构调整中的回落,东部地区增速出现了回落,但中西部地区增长在加快;当前经济增速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防止经济增长偏快转为过热,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两会提出的宏观调控目标之一。

  上半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9%,比前五月回落了0.2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同比上涨7.1%,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上半年CPI从2月份的8.7%回落,5月和6月份CPI无论同比还是环比均有所下降,全年有望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这表明宏观调控在抑制物价过快上涨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预计下半年CPI将继续回落。

  分类别看,上半年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0.4%,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64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9%,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02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价格有涨有落。

  姚景源认为,美元贬值、国际油价和其他商品价格不断创出新高给中国控制物价带来压力,这种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将向国内传导。下半年,我国物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应继续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上半年,我国农业形势总体良好,夏收作物喜获丰收。初步统计,全国夏粮产量达12041万吨,连续第五年增产,夏粮亩产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4.8%,生猪出栏增长3.7%,存栏增长5.0%。

  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增长了16.0%。

  张立群认为,夏粮的丰收,巩固了农业发展的好势头,对于稳定物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工业生产的回落,与受国际市场影响出口增速有所回落有着直接关联。

  企业利润的增长虽有回落但总体良好。1至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94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上年同期回落21.2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中,3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石化和电力行业受成本暴涨原因受到严重影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认为,工业利润增长20%以上,是在去年利润增长率40%左右的基础上取得的,在当前国内外复杂形势下,已属来之不易。

  投资、消费、出口,这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上半年总体表现良好。其中,投资增长比较稳定,消费增长有所加快,出口增长有所回落,但总体保持了较快的速度。

  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68402亿元,同比增长26.3%,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43亿元,增长21.4%,比上年同期加快6.0个百分点;出口6666亿美元,增长21.9%,回落5.7个百分点,贸易顺差减少132亿美元。

  姚景源认为,今年上半年,在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增强。下半年,针对国内外新的形势,要千方百计扩大内需,提高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李晓超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价格过快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依然较多,国际金融形势还比较严峻,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下一步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新华社记者 周英峰)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9%。当前,我国物价水平仍在高位运行,需要继续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宏观调控的突出位置,努力把物价涨幅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可承受的范围内。

  上半年,随着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抑制物价过快上涨措施的逐步落实,加上翘尾因素影响的逐渐衰减,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持续走高的态势已得到初步遏制。在5月份首次出现涨幅回落的基础上,6月份CPI涨幅继续回落。这是在克服雨雪冰冻、四川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克服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取得的,显示了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有力和有效,也为进一步控制物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对当前的物价决不可掉以轻心。这一轮物价上涨,既有部分商品供求矛盾较大的因素,也有能源原材料价格、土地等要素价格大幅攀升的因素,还有流动性过剩的因素。特别是全球性通胀趋势还在发展,国际市场原油、粮食、矿产品等价格急剧上涨,也增大了控制国内物价上涨的难度和压力。在调控难度加大的背景下,控制物价必须考虑经济、社会的承受能力。

  生活必需品价格的风吹草动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加大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供给,规范涉及民生的价格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的稳定。同时,通过财税政策,适时向低收入群体提供价格补贴,努力降低物价上涨对社会稳定的不利影响。

  今年以来,化肥、能源等价格持续上涨,加上劳动力、融资等成本上升,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加大,农民增收受到影响。对此,我们既要发挥市场对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也要采取必要的政策手段,抑制不合理需求,努力防范价格过快上涨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中央对稳定价格问题的高度重视有目共睹。目前,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副食品价格已高位趋稳,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尽管实现年初确定的4.8%的目标难度很大,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物价涨幅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 周英峰 刘铮 江国成)在国家统计局17日举行的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关于物价的提问一个接着一个。物价不断上涨考验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已经一年,今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7.9%的涨幅意味着什么,将走向何方,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对上半年CPI7.9%的平均涨幅,北京一位姓颜的老人表示:“物价上涨有压力。”

  统计数字显示,1至6月份CPI“7.9%”的同比涨幅,比1至5月份低0.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较高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出现回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说。

  从2007年开始,我国CPI一改前些年平稳运行格局而持续攀升。2007年3月以来,连续10个月超过3%的警戒线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涨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的目标。这是最近4年来,政府提出的CPI涨幅预期控制目标数字最高的一年。

  “上半年7.9%的涨幅,比年初确定的目标高出很多,但没有超过8%,让大家松了一口气,而且上涨的态势在回落。”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说。

  今年2月份,CPI涨幅达到顶峰,同比上涨8.7%。随后,涨幅开始逐月回落。5月份同比涨幅首次回落到8%以内,比4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6月份比5月份又回落0.6个百分点。

  从更能反映价格走势的环比情况看,5月份CPI涨幅比上月下降0.4%,6月份比上月下降0.2%。

  “当前,CPI涨幅无论同比还是环比均有所下降,这表明宏观调控在抑制物价过快上涨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

  今年的两会上,总理宣布采取9项措施来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这些措施包括加强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健全储备体系,及时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等,目的是增加有效供给和抑制不合理需求。

  上半年,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种种考验。雨雪冰冻、汶川地震等接连发生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都给调控物价带来了严峻困难。

  “CPI涨幅能控制在7.9%,已属来之不易。”张晓晶说。

  随着国家各项调控措施的有效落实,近两个月CPI涨幅出现了回落,但是目前的价格水平仍处于较高的位置。

  猪肉等农副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是本轮CPI持续攀升的主导因素。在上半年“7.9%”的CPI涨幅中,食品价格拉动上涨6.64个百分点。

  在北京市马家堡地区的一家美廉美超市,市民杨丽萍告诉记者,与去年相比,食品价格还是贵了,尤其是肉、蛋、奶。“现在只能压缩别的开销。”杨丽萍说。

  今年以来,我国生猪存栏和出栏都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猪肉价格涨幅同比、环比均出现了逐月回落的态势。但目前仍在高位运行,对CPI的影响不能忽视。

  从粮食生产来看,全国夏粮连续第五年增产。但夏粮只占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农资价格高位上涨、天气情况不可预料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全年粮食增产。

  姚景源认为,下半年物价上涨压力比较大,主要是国际原材料、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形成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向国内传导,使得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居高不下。

  今年以来,国际初级产品特别是石油和粮食,价格增幅都在30%以上。以国际能源价格为例,6月份环比上涨8%。其中,石油上涨7.2%,煤炭上涨19.9%。“在我国开放度越来越大的形势下,国际因素影响是非常大的。”李晓超说。

  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涨幅持续扩大,对我国PPI形成了较大的传导压力。5月份,PPI同比上涨8.2%,6月份涨幅进一步扩大到8.8%。而近期成品油和电价的上调,灾后重建形成的对建材等的需求,都可能形成价格上涨的一些新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近两个月随着CPI的回落,公众对价格上涨的预期比前一段较为稳定。但在当前国内外特别是国外价格上涨较快的形势下,仍容易产生对价格继续上涨的新预期。

  “考虑到翘尾因素,下半年CPI涨幅还将继续回落。从全年来看,将会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张晓晶说。

  价格长期在高位运行,不仅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且影响百姓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其中物价上涨仍是最突出的问题。

  本月初,总理在江苏、上海调研时指出,要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宏观调控的突出位置,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努力把物价涨幅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可承受的范围内。

  “提出把物价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更多的是从民生的角度考虑。”张晓晶说。

  6月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提出,要加强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完善储备体系,确保重要产品和物资的有效供给。要提高价格调控的预见性,加强价格监测,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张晓晶认为,物价出现一些上涨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形成螺旋式的通胀预期。政府已经或正在采取的控制物价的各项措施,目的都是希望把人们的通胀预期降到最低点。

  如果说去年价格上涨主要影响生活,今年价格上涨则更多向影响生产发展。能源、原材料等价格的大幅上涨,加大了一些企业的成本压力,其影响也开始在出口、就业等方面显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解决当前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要更多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稳定供求关系。同时,国家政策可以适当调整,加强对紧缺方面的调节,加大对困难企业的支持力度。

  “应对累积已久的成本推动型通胀,远比制止需求拉动型通胀要困难得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研究员宋则指出,除了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外,也需要更长的时间和耐心。

  应当相信,只要坚持既定的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落实各项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我国完全有能力把物价涨幅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将于2008年7月17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介绍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标签: 凯发娱乐6666官网 凯发官网注册  来源:未知
上一篇:302 Found
Copyright 2017 凯发娱乐6666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